背起行囊,足履山河,胸中点墨,心漾文化。二十多年前,余秋雨先生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职权任命,带着内心的使命感去探寻中华文明之脉。此间,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祖国山河的壮阔,用自己的足迹熨帖着祖国江山起伏的温柔曲线。
面对繁华世界的灯红酒绿,车马喧嚣,余秋雨先生身体力行,独寻一隅,用笔,使厚重的中华文化跃然纸上,以全新的姿态展现于世人眼前。于是,便有了《文化苦旅》一部被他视为“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的浪子”的作品,一部备受世人青睐的名著,一部让我感慨中华文明的书。
这本书从故乡村里那一座座石牌坊写起,从寺庙上空那一缕缕香火中追忆,从路旁那一排排树阴下出发……于是,他便从那解冻了的乡村走出,带着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叮咛在山河间行走、阅历。曾几何时,凄迷的阳关雪无声地堆积、消融;驯服的都江堰水洒脱地澎湃、涨落;美丽的苏堤慷慨地繁衍、生息;庄严的天一阁默默地挺立、守望……这便是作者书中向我们所展示的华夏风景,这一切,又都是中华文明的诠释。中华文化上下五千载,风雨飘摇,但只要一经文人墨客大笔一挥,绣口一吐,便又可坚如磐石,傲立于世,绵延不绝。正如作者所言,“再宏大的权力也留不住,只剩下与之相关的无言山河,”古时封建制度对文化摧残,帝王君主一怒之下便焚书灭迹,贬谪文人,还好江山代代都有有识之士对文化的庇护,使中华文化免遭灭亡。优秀的文人们突破精神的重围用自己的心做指引去塑造文化,不信你看那黄州失意的苏轼,西子湖畔却又留下了他的美政传奇。其实不仅是苏轼,纵使是在冰冷的宁古塔,也有文明在那里萌动,那些仕途失意,发配至此的文人的足迹既印下了新的文明,也浅浅地拨开了那些不为人知的曾经辉煌一时的渤海国文化尘封,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秘。作者书中的描写情感细腻,见解独到,只有对中华文化做出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对中华文化充满了热爱才能将中华文明的魅力如此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其实这也体现了作者追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精神。
有人说“踏遍山山水水,品尽点点滴滴,”但我认为一部《文化苦旅》便已使我置身于山河之间,仿佛一抬手就可以触摸到那方土地、那股水流的温度。另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明白了一段文化史也是一段血泪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中间又有着多少数不尽的辛酸,话不完的凄凉!尤其当我读到《道士塔》、《莫高窟》的章节,我体会到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情赞美,但是字里行间作者的悲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站在文化的整体高度上审视了侵略者掠夺中国文化遗产的行径,他的视角突破了以往的民族文化观念而把文化看成整个人类的财富。所以,当他看到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已无力守护祖宗遗留的财富时,他便从不同于大众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西方侵略者的行径,先生也不止一次在内心向自己的良知发问:“如果当时我置身在了那片荒漠,又挥手拦下了侵略者抢夺文物的车队,我带着文物又该何去何从?”显然,当时政府无能,求天不应,所剩的只有无奈、叹惋。在这些章节里我不仅读出了作者对古代辉煌文化的赞美,对侵略者恶劣行径的愤慨,对清政府的失望,恍惚间,也读出了一种恳切,一种请求:别再伤害那些古老的文化了,她已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了。这是作者心底的呐喊,是一种希冀,一种无助,一种发自内心的痛。他希冀这些至宝将福泽千秋而不灭,他无助于对这文明已被破坏却只能垂首叹息,他痛苦于这古老文明遭此番掠夺,清朝的某些官员们还不忘趁机从中分一杯羹!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薄薄的衣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这是作者的发问,同样,我也想反问作者:“这一点,您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书中提到的文化遗址,我大都不曾游历过,但是在作者质朴的语言文字的引导下,我仿佛也看到了沙原里那一汪恬静可爱的隐泉在风沙中依旧保持着澄澈;看到了西域喀什、莫高窟灿若明珠的艺术文化仍然蕴藏着厚重;看到了山西大街小巷昔日繁华过后一如既往的灯火阑珊。这正是《文化苦旅》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作为当代优秀文人的魔力展现!
有时,我想,中华文化的魅力究竟表露在何处?此刻,我知道了,文化不仅蕴含于古迹遗址,一部《文化苦旅》也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就连作者所祭之笔不也正是中华文化的表露吗?
我很赞赏作者在《天人对话》这一章节中做出精神的归结,先生十分痛恨文化小人用笔制造谗言去诽谤伤害他人的行径,他认为文化思维应以个性而诗化的秘境抵达人的终极关怀,他并不欣赏官方行政文化思维中所表现出的过分的功利化现象,因为这种官方文化体制思维会使更多的行政官员对文化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和无知。这些文化精神的归结显示了作者文化创作淡泊名利的气度和忠诚于文化传承的信念。这正是他的作品伟大之处,也是新时期我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追求。
“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的生命相对于整个世界上的万物生灵而言,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而作者甘愿用这一生去与这无言山河亲近,哪怕只是触摸到了这世界的小小一隅。他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观念,他的理性使他对世界文化一视同仁,在这本书里,他用平实质朴的文字,用亲切深情的语言去书写他心目中的中华文明,字字句句章章节节的描写没有丝毫对中华文化的夸大或贬低,这中间的情愫如空山秋雨一般澄澈明朗,因此我钦佩作者的文化情怀。
足履山河,心漾文化,《文化苦旅》一个“苦”字,又饱含了多少文明的味道!我自愧自己拙劣的文字不能深刻完整地表达出这其中的情味,我只好呼吁中国少年们用生命的力量去感受文化的魅力,拥有着高尚的文化情怀争做新时期世界文化发展大潮中的“弄潮儿”!(该文选登于《南湖评论》第一期 必威betway体育入口 庞青育/供稿)